“2018寰球华侨华人年度人物”获奖者王纯杰是美国佛利尔赛克勒美术馆研讨员志工,他曾两次买下云冈石窟消散文物并募捐回国内。仪式现场,王纯杰佩戴了一条特殊的领带,并娓娓道来个中因缘。
中新网记者 翟璐 摄" src="" title="1月4日,由中国新闻社主办的“2018‘侨鑫杯’全球华侨华人年度评比”颁奖典礼在北京举办。图为“2018全球华侨华人年度十大新闻”揭晓。中新网记者 翟璐 摄" /> 1月4日,由中国新闻社主办的“2018‘侨鑫杯’全球华侨华人年度评比”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。图为“2018寰球华侨华人年度十大新闻”揭晓。中新网记者 翟璐 摄中新社北京1月5日电 题:温情与敬意 “2018全球华侨华人年度评选”的难忘瞬间
助手以诗为喻细说叶嘉莹
施一公是“2018全球华侨华人年度人物”获奖人。舞台上,他致敬这个宏大的时代,并畅言西湖大学的初心与梦。
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叶嘉莹是“2018全球华侨华人年度人物”的获奖人,由于叶先生年事已高,她特地安排自己的助手缺席颁奖典礼。
他表示,如果不改革开放,就不会有五百多万中国留学生跨出国门,也不会有三百多万人回到祖国,推进中国的发展,更不会有西湖大学的存在。他说:“西湖大学诞生在一个幸运的时期,我们还需要跋山涉水。”
“西湖大学必定会带着这一代人,甚至多少代人的空想,成为世界一流大学。”在发表获奖感言时,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传授如是说。
“假如用一句古诗词来形容叶嘉莹先生,你会取舍哪一句?”颁奖典礼上,主持人提问叶嘉莹先生助手、南开大学文学院副教养张静,得到的答案是:“好将一点红炉雪,散作人间照夜灯。”
而令人动容的是,主办方顺便请来四位来自不同国家的“90后”华侨学生,现场展示了庄老的书法作品《翻新奋进》。舞台上,老人的手握住孩子的手,两代“90后”温暖同框,画面定格这一温情霎时,也体现了传承与敬意。
精神矍铄的庄老回忆了改造开放之初的激荡往事,也阐述了一代代华侨华人对家乡的深情与贡献。兴致颇高的庄老还即兴朗诵自己的诗作《康乐吟》。
“决定这句诗是想说,咱们每个人的生命都像红炉飞雪一样刹那即逝,不留痕迹,然而它一定带给世间一份清凉,它也必定成为咱们世间的照夜明灯。”张静如是说。(完)
由中国消息社主办的“2018全球华侨华人年度评比”颁奖典礼于1月4日在北京圆满落幕。活动现场,与会嘉宾分享各自杰出故事,留下许多难忘霎时。
两代“90后”温馨同框
中新社记者 冉文娟
施一公的初心与梦
“我方九十进八,我要祝大家超过我的年纪,身心俱健,多做奉献!”颁奖典礼上,一位特殊的“90后”嘉宾让现场响起欢呼跟掌声。现年98岁的庄炎林曾任国度旅行局副局长、第四届中国侨联主席,此次作为“‘侨’这四十年”征文一等奖获得者接受颁奖。
这条斜条纹领带看似个别,却是王纯杰的父亲60年前曾佩戴过的。王纯杰自幼受父亲熏陶,醉心中国传统文化。之所以在这一特别时刻系上这条领带,既是向父亲致敬,亦是渴望中国残酷的文明在海外历久弥新,传播更广。
“我想是两尊菩萨本人想回家了,找到我来带回去。我做的事是每一个在海外的炎黄子孙都会做的。”
系着60年前父亲的领带领奖
舞台上,张静向大家讲述了叶先生多年来致力于推动古典诗词传播的事迹。1978年叶先生即回到中国自费教书,人生暮年她又散尽千金设破“迦陵基金”,无论何时何地,“初心”始终如一。